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發行單位:國家環境研究院                
出刊日期:民國114年7月7日
最新環境法令政策資訊
環境部政策宣導

環保專責人員在職訓練~經費有限,請及早報名!!~


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訓練管理辦法」於109年7月1日修正後,依法設置之各類環保專責人員應於設置(登記)之次年起算2年內應完成在職訓練。經設置(登記)為環保專責人員者,請至國家環境研究院環保訓練管理系統網站(https://record.moenv.gov.tw/NERAWEB/Voucher/wFrmRecent.aspx)「近期開班資訊」點選「在職訓練」,並選取所需類別報名。


為減輕專責人員負擔,現行參訓費用由環境部各類基金支應,專責人員無需另支付訓練費用,本年度若經費用罄,則由參訓學員自行負擔。


其他詳情亦可就近洽下列在職訓練機構:

台灣空氣品質健康安全協會

(02)2761-7811

國立中央大學

(03)422-7151轉3466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03)591-2571

東海大學

0911-576898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05)536-2023

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06)208-0355

國立中山大學

(07)525-0139


●法定何時要上在職訓練?

依「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訓練管理辦法」第23條:「經設置或登記為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者,每2年應完成在職訓練至少6小時,其中政策法規類課程不得少於3小時。

中央主管機關得視需要,調訓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其無正當理由者,不得拒絕。

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因故未能參加前項調訓者,應於報到日前,以書面敘明原因,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延訓」。


第23-1條:「前條第1項所定每2年期間,於本辦法中華民國109年7月1日修正施行後,就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執行業務事實發生年度之次年1月1日起算;修正施行前已設置為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者,自110年1月1日起算。逐年以年度計算之連續2年,其設置期間未滿1年者,仍以1年計。但逐年以年度計算時,設置年度未連續者,不在此限」。


●舉例說明:

(一)甲自109年9月15日設置或登記為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於111年3月15日離職,甲之設置期間,跨越110年、111年二年度,甲應於111年12月31日前完成在職訓練至少6小時。

(二)乙於110年9月15日設置或登記為為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於同年12月15日離職,復於111年1月15日設置或登記,於112年12月15日離職,乙之設置期間,跨越111年、112年二年度,乙應於112年12月31日前完成在職訓練至少6小時。

(三)丙自105年9月15日設置為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且設置情形持續,丙應自110年1月1日起之2年期間內,即應於111年12月31日前完成在職訓練至少6小時;以此類推,每2年應完成6小時,下次應完成時間為113年12月31日。

環境部政策消息


環保技術新知
電漿系統輔助fast SCR之脫硝技術
工業技術研究院 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潘冠綸 KLPan@itri.org.tw

前言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 NOₓ)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及二氧化氮 (nitrogen dioxide, NO₂)之總稱,其主要源自於燃燒程序(combustion process)。NOₓ不僅對環境造成顯著危害,如酸雨、光化學煙霧及霾害,亦會損害人體呼吸系統,屬重要的空氣污染物之一,若不嚴加管控,將不利於環境永續發展。

如圖1所示,傳統NOₓ去除技術包含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法(selective non catalytic reduction, SNCR)及選擇性觸媒還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原理是在煙氣中注入還原劑,如氨(NH₃),並於一定操作溫度下將NOₓ還原為氮氣(N₂)及水氣(H₂O),相關反應如式(1)。就SNCR而言,操作溫度需介於於900℃至1,100℃,NOₓ去除效率可達50%;若採用SCR,操作溫度則可降至300℃-400℃,且對NOₓ之去除效率亦可提升至90%,操作不僅較具彈性,且效率佳,故受業界青睞。如圖2所示,SCR又可分high dust SCR、low dust SCR及tail end SCR,差異在於SCR配置位置,如high dust SCR是將SCR設置於鍋爐下游端,優點是可利用鍋爐之餘熱觸發觸媒反應,使其有效將NOₓ去除,但SCR觸媒將承受粉塵(dust)及硫氧化物(SOₓ)衝擊,進而大幅減少其壽命。而low dust SCR則是將SCR設置於集塵設備下游端,雖可提升SCR觸媒壽命,但仍須考量SOₓ對觸媒之毒化影響,tail end SCR是將SCR設置於集塵及脫硫設備下游端,被視為最理想SCR配置,因相對低dust及SOₓ濃度,故SCR觸媒毒化影響可降至最低,但tail end溫度不足,以致觸媒活性不佳,故須再加熱,有耗能問題,為其最大缺點。

為實現tail end SCR配置,各國學者致力於研發low temperature SCR,其中又以fast SCR最具潛力。相較於傳統SCR技術,fast SCR具有更快反應速率及更寬裕的反應溫度,故可在較低操作溫度條件下,達高NOₓ去除效率。於fast SCR反應中,NO₂扮演關鍵角色,其可於反應中生成NH₄NO₃,並進一步與NO反應為NH₄NO₂,再分解為N₂及H₂O,相關反應如式(2)-式(4)。在真實燃燒程序條件下,煙氣之NOₓ組成有95%以上為NO,而NO₂僅為5%。然而,要實現fast SCR關鍵在於NO/NO₂ ratio須約略為1,性能效益才可達最大化,故fast SCR至今尚未普遍應用於實場。

電漿(plasma)為近年於空污去除領域中最具潛力技術之一,其可於反應區內生成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包含單原子氧(O)、臭氧(O₃)及氫氧自由基(OH),可有效將氣態污染物氧化,達氣體淨化之目的。本研究將利用非熱電漿技術(nonthermal plasma, NTP)作為預處理系統,預期可將部分NO氧化為NO₂,使NO/NO₂ ratio達1,再透過下游段觸媒系統進行fast SCR,以此測試NOₓ去除效率,並評估電漿系統輔助fast SCR之可行性。

SNCR or SCR reaction:
4NO + 4NH₃ + O₂ → 4N₂+6H₂O (1)
Fast SCR reaction:
NO + NO₂ + 2NH₃ → 2N₂ + 3H₂O (2)
2NH₃+ 2NO₂ → N₂ + NH₄NO₃ + H₂O (3)
NH₄NO₃ + NO → NH₄NO₂ → N₂ + H₂O (4)

圖1、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法(左)及選擇性觸媒還原法(右)反應示意


圖2、不同選擇性觸媒還原法之配置:high dust SCR(上)、low dust SCR(中)及tail end SCR(下)


實驗系統及方法

本研究之電漿系統輔助之fast SCR為二階段式反應系統,如圖3所示,第一階段為NTP系統,為介電質放電(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優點是可在電漿區產生大量微放電(micro discharge),有利於ROS大量生成,進一步提升NO氧化效率,而本研究使用之介電質放電反應器是以石英管作為主體,並分別於管內、外設置電極,在施加一定電壓及頻率後,兩電極區內產生電漿進行NO之氧化反應。當氣流經NTP系統預處理後,進入第二階段之觸媒催化系統,其同樣是以石英管作為觸媒反應床,將欲反應觸媒填充於管內,並利用電熱爐控制所需之反應溫度,即可進行SCR反應。本研究將分別探討傳統SCR及fast SCR之NOₓ去除效率,兩者系統差異在於是否有經NTP預處理(即無電漿系統輔助及有電漿系統輔助)。首先於傳統SCR測試中,利用三種不同Mn-based觸媒,包含Mn-1、Mn-2及Mn-3,進行測試,其中性能最佳者將進一步用於fast SCR反應,以利與傳統SCR比較。在SCR測試條件分別為溫度:50~200℃及空間流速:20,000 h-1,氣體條件則為NO濃度:300 ppm、NH₃濃度:300 ppm、O₂濃度:10%,而氣體分析是利用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進行NOₓ去除效率計算。最後本研究利用不同電壓(12~20 kV)及不同氣氛條件,以探討電漿系統輔助系統對NO氧化為NO₂之性能,藉此評估電漿系統輔助系統結合SCR之可行性。

圖3、電漿系統輔助fast SCR實驗系統


Mn-based觸媒於傳統SCR之性能

圖4為Mn-based觸媒,包含Mn-1、Mn-2及Mn-3,於不同操作溫度下之NOₓ去除效率,結果指出在150℃至200℃,Mn-1、Mn-2之NOₓ去除效率皆可達99%,而Mn-3對NOₓ去除效率亦有96%。本研究使用之Mn-based觸媒雖於150℃至200℃條件下,對NOₓ有良好去除效率,但tail end SCR實際溫度條件僅介於50℃至100℃,而Mn-1、Mn-2及Mn-3於此溫度範圍下,NOₓ去除效率分別為58%~82%、28~72%及26~42%,僅Mn-1於100℃對NOₓ去除效率可達80%以上,若應用於tail end SCR配置,NOₓ去除效率仍不足。

為探討Mn-1、Mn-2及Mn-3性能高低原因,進一步分析三種觸媒之比表面積(BET)及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文獻指出觸媒之比表面積為觸媒活性高低之重要指標,若觸媒有較高比表面積則在進行氣-固催化反應時,氣體較易吸附於觸媒表面進行初始催化反應,另外,觸媒表面氧可分為吸附表面活性氧(adsorbed surface oxygen, Oα)及晶格氧(lattice oxygen, Oβ),前者具有高的氧遷移性(oxygen mobility),故較高Oα佔比,有助於氧化還原反應,故有較佳SCR性能。三種Mn-based觸媒之BET及XPS分析結果分別如表1及表2所示,指出Mn-1除了有較高比表面積(BET)外,亦有較高吸附表面活性氧(adsorbed surface oxygen, Oα)佔比,故有較佳NOₓ去除效率,與文獻探討結果具一致性。

圖4、三種Mn-based觸媒於不同溫度下之NOₓ去除效率


表1、三種Mn-based觸媒之BET比表面積

觸媒 BET (g/m³)
Mn-1 50
Mn-2 48
Mn-3 30

表2、Mn-based觸媒之XPS表面氧分析

觸媒 Oα/( Oα+ Oβ)
Mn-1 50
Mn-2 46
Mn-3 30

Fast SCR之性能

為評估及比較傳統SCR及fast SCR之NOₓ去除效率,以Mn-1為觸媒,並搭配電漿系統輔助(with plasma)進行測試,系統之NTP施加電壓及頻率分別為15.5 kHz及10 kHz。相關測試結果如圖5(a)所示,結果指出在NTP系統輔助條件下,Mn-1於50℃對NOₓ去除效率可達82%,若將溫度提高至100℃,對NOₓ去除效率則可提升至96%,相較於傳統SCR(無電漿系統輔助),在50℃-100℃條件之NOₓ去除效率僅介於58%至82%,顯示NTP輔助確實可有效提升SCR之NOₓ去除效率,提升原因在於NTP輔助可透過ROS反應預先將部分NO氧化為NO₂,使NO/NO₂ ratio趨近1,有利於fast SCR反應及提升NOₓ去除效率。另外,圖5(b)為兩系統之 SCR之N₂選擇性(即無NTP系統輔助及有NTP系統輔助)於50℃條件下,對N₂選擇性皆可達95%以上,顯示轉化之NOₓ多還原為N₂及水氣。但操作溫度提升至≥100℃,傳統SCR之N₂選擇性會大幅下降至35%-55%,而有NTP系統輔助之SCR之N₂選擇性仍可維持~80%。整體而言,NTP系統輔助fast SCR,不僅可使NOₓ去除效率顯著提升,亦可維持較佳N₂選擇性。

(a)
(b)

圖5、傳統SCR與fast SCR之NOₓ去除效率:(a)NOₓ去除效率;(b)N₂選擇性


NTP對NO氧化之性能

實場煙氣條件複雜,為探討其影響性,本研究模擬實場煙氣條件,包含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CXHy)、二氧化碳(CO₂)、硫氧化物(SO₂)及水氣(H₂O),以進一步評估NTP氧化NO於實場可行性。相關測試氣體條件分別為:NO濃度:300 ppm、NH₃濃度:300 ppm、O₂濃度:10%、乙烯(C₂H₄):300 ppm (when used)、CO:0.5% (when used)、CO₂:10% (when used)、H₂O(g) = 2% (when used)及SO₂:100 ppm (when used);NTP系統之測試條件則分別為:施加電壓:18 kV、頻率:10 kHz。圖6(a)及圖6(b)為含有NO、NH₃及O₂之氣氛條件下,分別添加CO之NO氧化NO₂之結果,指出在單純氣氛條件下(僅NO、NH₃及O₂),NTP操作於15.5 kV,NO/NO₂ ratio可接近1,若有CO及C₂H₄條件時,NTP則需操作於16.5 kV。進一步單獨添加CO₂(如6(c)),NTP之操作電壓則需提升18 kV,NO/NO₂ ratio才可達1,顯示在含有不同氣體條件下,皆需提升操作電壓(即有較高能耗),才可有效輔助fast SCR。圖6(d)為同時加入不同氣體,包含C₂H₄、CO、CO₂、H₂O(g)及SO₂,相關測試結果顯示,在複雜氣氛條件下,若要使NO/NO₂ ratio達1,操作電壓需提升至18.5kV。綜整上述之結果,以CO₂對NTP影響最為顯著,原因在於CO₂屬陰電性氣體(electronegative gas),其在電漿反應中會形成負離子(negative ion),如CO₂-,會進一步消耗高能電子(energetic electron),故會降低電漿及其氧化性能。儘管在複雜氣氛條件下,NTP氧化NO效果會受影響,但NTP操作電壓僅由15.5 kV僅提升至18.5 kV(約19%),仍可有效氧化NO,使NO/NO₂ ratio ≈ 1,故電漿系統輔助fast SCR之脫硝技術仍具潛力,且可行之技術。

(a)
(b)
(c)
(d)

圖6、NTP系統於不同氣氛條件下之NO/NO₂ ratio


結論

NOₓ為重要的空氣污染物,其對全球環境永續發展造成嚴重威脅,各國已對NOₓ排放進行嚴格管控。SCR為去除NOₓ之主流技術,理論效率可達90%以上,但實際應用及配置上,多以high dust SCR為主,故SCR觸媒壽命短,以致操作成本高。Tail end SCR為最理想SCR設置,但溫度無法滿足SCR觸媒需求,故NOₓ去除效率不佳。Fast SCR之NOₓ去除效率佳,且操作溫度區間廣,可用於tail end SCR配置,但關鍵在於NO/NO₂ ratio須約略為1。本研究以NTP作為預處理系統,進行一系列測試,以評估電漿系統輔助fast SCR脫硝技術之應用性,相關結果顯示利用Mn-based觸媒進行fast SCR,可使NOₓ去除效率有效提升,於100℃可達96%,而N₂選擇性亦可維持80%。另外,於NTP測試結果顯示,在複雜氣氛條件下,NO/NO₂ ratio仍可達1,顯示電漿系統輔助fast SCR脫硝技術確實具潛力及應用性。

參考文獻

  1. Bora Ye. et al., Recent trends in vanadium-based SCR catalysts for NOₓ reduction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stationary sources, Nano Converg., 9:51, 2022.
  2. Miller B.G., Emissions control strategies for power plants clean co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lsevier, Amsterdam, 2011
  3. Koebel M. et al., Reaction pathways i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process with NO and NO₂ at low temperatures, Ind. Eng. Chem. Res., 40:52-59, 2001.
  4. Koebel M. et al., Enhanced reoxidation of vanadia by NO₂ in the fast SCR reaction, J. Catal., 209:159-165, 2002.
  5. Patil B.S. et al., Low temperature plasma-catalytic NOₓ synthesis in a packed DBD reactor:effect of support materials and supported active metal oxides, Appl. Catal. B Environ., 194:123-133, 2016.
  6. Shu Y. et al., Selective catalytic reaction of NOₓ with NH₃ over Ce-Fe/TiO₂-loaded wire-mesh honeycomb:resistance to SO₂ poisoning, Appl. Catal. B Environ., 150-151:630–635, 2014.
  7. Ma Z. et al., Effects of WO₃ doping on stability and N₂O escape of MnOₓ-CeO₂ mixed oxides as a low temperature SCR catalyst, Catal. Commun., 69:188-192, 2015.
證照訓練試題解析

空污訓練
問題1: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粒狀污染物之空污費起徵門檻為何?(1)10公斤(2)1公噸(3)10公噸(4)14公噸

解答:

  1. 依據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辦法第21條第2項,符合前項各款規定之公私場所,應依本辦法規定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但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當季之總硫氧化物、總氮氧化物、總揮發性有機物或總粒狀污染物排放量10公斤以下者,得免申報該項空氣污染物空氣污染防制費。
  2. 故本題正解為(1)

廢水訓練
下列何者不是溶氧計裝設訊號用避雷器的位置?(1)訊號傳送回路(2)現場(3)區域控制盤(CP)(4)儀表之電源端

解答:

  1. 溶氧監測儀規劃選用原則:
    1. 溶氧監測儀之檢知器及傳訊器,應採用同一製造廠家之產品或由同一家供應商所供應者。
    2. 於訊號傳送回路,現場及區域控制盤(CP)內均需裝設訊號用避雷器,而儀表之電源端需加裝電源用避雷器。若所採用之儀表設備已有內藏型避雷器者,則現場可免予裝設。
  2. 故本題正解為(4)

廢棄物訓練
問題3:屬廢棄物清理法第31條第1項公告之事業,於其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中央主管機關委託之機關審查核准後,始得於?(1)廠(場)內自行再利用(2)公告再利用(3)許可再利用(4)以上皆是

解答:

  1. 依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中央主管機關之規定,事業廢棄物之再利用方式分為廠(場)內自行再利用、公告/附表再利用及許可再利用:
    1. 廠(場)內自行再利用:屬廢棄物清理法第31條第1項公告之事業,於其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中央主管機關委託之機關審查核准後,始得於廠(場)內自行再利用;其非屬公告之事業者,得自行於廠(場)內再利用。
    2. 公告/附表再利用:事業廢棄物之性質安定或再利用技術成熟者,其種類及管理方式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後,事業及再利用機構得逕依該管理方式進行再利用。
    3. 許可再利用:非屬前項公告之事業廢棄物種類及管理方式者,應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始得送往再利用機構再利用。
  2. 故本題正解為(1)
開班資訊
環保證照訓練114年7月-8月開班期程表

※環保專責及技術人員訓練開班日期及班期聯絡人請逕至以下開班資訊網頁查詢https://record.moenv.gov.tw/NERAWEB/Voucher/wFrmRecent.aspx


*報名資格請參考:「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訓練管理辦法」
https://oaout.moenv.gov.tw/law/LawContent.aspx?id=GL0060546

環保證照訓練開班查詢

環保證照訓練開班查詢

環境教育研習114年7月-8月開班期程表

※環境教育訓練/研習開班日期及班期聯絡人請逕至以下開班資訊網頁查詢


環境教育認證系統-認證課程查詢:
https://neecs.moenv.gov.tw/Home/EPTIClassQuery/Certification

環境教育認證課程查詢

環境教育認證課程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