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熬夜觀注倫敦奧運的同時,除了享受運動比賽帶來的刺激與選手賣力的精神外,目光曾不曾逗留在運動員的穿著 ? 無論是田徑場上色彩鮮豔,看起來爆發力十足的全套緊身衣,又或者是籃球或足球場上代表著國家顏色的帥氣球衣,其實它們都是利用回收寶特瓶所製作的「環保產品」喔!

全國知名運動品牌運用回收的寶特瓶,
再利用製成特殊紗線,
繼而製造出性能優越的運動服。

        2012 年 2 月,全球知名運動品牌在紐約舉辦的全球發表會中提到,可運用經回收的寶特瓶再次利用,熔掉後並製成特殊紗線,繼而製造出性能優越的運動服。但其實早在 2006 年的時候,台灣的慈濟基金會亦開始致力於製作這類型的環保產品,慈濟基金會投身於國際賑災,自 2006 年底開始量產回收寶特瓶所製作的環保毛毯主要用於全球各地慈濟的冬令發放,亦曾先後送達巴基斯坦、美國、菲律賓、斯里蘭卡等國賑災。

        那是不是所有回收的塑膠瓶都可以用來製作衣服呢? 實際上,根據環保署回收資訊網提供的資料,我國「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總共分七類不同的塑膠材質,只有其中編號 1 號叫做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也就是俗稱的「寶特瓶」才能作為人工織料,因為它具有質輕、安全、衛生、不易破裂之優點;而紡織業常用的人工織料,就是聚酯纖維製成。

        「廢物利用」是使用寶特瓶生產用品最大的用意,將 400 年都用無法分解的保特瓶做成新產品,並將其重新投入消費市場內。國內每年回收 5 萬公噸以上的保特瓶就可製成大量的紡織用纖維,像 5 個 2 公升 保特瓶,可以織成 1 件大號 T 恤; 35 個 2 公升 保特瓶,則可做 1 個睡袋; 40 個 2 公升 保特瓶,就能織出 1 平方公尺 的毛毯!而且,當一件紡織品的原料只要超過 50% 是屬於再生纖維製作,就可以掛上「 recycle PET 」的標示,表示它們是符合環保意識,能不段循環再利用的綠色生產線。除了廢物利用外,製作 PET 再生纖維與生產原生聚酯纖維的過程相比,更能減少約 30 %的能源耗損。

寶特瓶經回收清洗粉碎後,重新聚合製成酯粒,
再抽絲、紡織做成紡織品。

        環保議題在台灣不是陌生的觀念,兒時記憶中,家裡附近都會出現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外星寶寶回收桶,倡導資源回收的概念;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回收再利用的觀念被更完美的呈現,我們不難想像,未來的某天,我們也許能真正達成理想中 100% 回收的綠色再生世界。

【 輔導組黃浩淋 】

 

◎ 如對文章有疑問或意見,可至本署官網 ( 環保e言堂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