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號電子月刊
中華民國96年12月10日出版
 

生活環保篇1

 
事項 環保意義 成因分析 解決方法、對策
為什麼飲料越喝越渴? 推廣體內做環保,口渴時喝白開水,可協助排泄清除體內廢物。拒絕購買垃圾飲料,以免產生廢容器造成環境的負荷。 小朋友常因貪圖方便趕時髦、流行,而誤以為罐裝飲料是白開水的替代品,不但無法立即解渴,反而會越喝越渴。長期下來
,不但體內營養失衡
,嚴重影響身體正常生長發育,而且產生大量空瓶空罐,增加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困擾,造成環保問題及社會成本的浪費。
罐裝垃圾飲料對小朋友身體的健康危害極大,唯有喝白開水才能真正的解渴,養成「口渴應喝白開水」的習慣,請家長協助學童攜帶水壺上學,拒絕飲用垃圾飲料
自來水能不能直接生飲? 為了更滿足國人對飲用水的需求,國內淨水廠已提升淨水能力,達到經淨水處理後的自來水可直接生飲,但由於輸送至家庭的過程中受到許多污染
,若在家中直接生飲自來水,可能會危害身體健康。
自來水在直接輸送至用戶的過程中,可能因自來水輸水管線及設備老舊、破損或家中蓄水池加壓設備維護不良受到污染。例如採用地下蓄水池,或沒有定期清洗水池塔,造成自來水二次污染,影響水質以致於無法生飲。 環保機關持續監督淨水處理廠的自來水水質,使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並督促水公司更換老舊破損的輸水管線及設施。自來水用戶應儘量避免造成自來水受二次污染的原因,例如至少每半年維護清洗蓄水池及水塔,或是飲用前務必先煮沸,以維護身體健康。
為什麼自來水中,常有消毒味? 自來水在淨水廠出水時,最後都會加氯或氯化物等消毒劑,以達到消毒殺菌的目的,保障民眾飲用水的安全。 自來水從水場輸送到家庭的管線及設備,常因老舊或破損受到各種微生物污染(如可能受含致病菌的污水污染),因此自來水場在加氯消毒時,會使管線的水殘留符合標準的有效餘氯量
,使飲用水在輸送過程中能保持有效殺菌力,因此造成家中自來水常有消毒劑的殘留氣味。但加氯消毒如果不恰當,也會形成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影響民眾的健康
。但加氯消毒如果不恰當,也會形成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影響民眾的健康。
對於自來水中有效餘氯含量,各環保機關已透過自來水的抽驗水質工作,嚴格的監控水質,以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
為了減少自來水餘氯
,可將自來水盛裝於容器,靜置於空氣中一段時間再使用。如果在颱風等異常時期
,加氯量會突然增加許多,這時利用將水煮沸到100℃以後,掀開水壺蓋子,再持續煮沸三分鐘以上,可使水中可能產生的三鹵甲烷大幅降低。
喝淨水器、飲水機的水安全嗎? 國人普遍對飲用自來水品質缺乏信心,所以各式淨水器、飲水機在家中或公共場所使用日益普遍,並深受大眾的喜愛與信任。但為了保障自身飲用水的安全與衛生,民眾應多瞭解淨水器的淨水功能和維護方法才能真正喝的安心,喝的健康。 常見的飲水機設備及可能發生那些問題分析如下:
一、濾水器:用一些過濾的材料《如活性碳、矽藻土、過濾布(網)等》,以過濾去除水中懸浮物、雜質,及臭味等物質,但這些材質使用一段時間後如未善加維護,則其過濾功能降低,甚至於成為細菌孳生之溫床。
二、軟水器: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鈣、鎂、鐵、錳等離子,達到硬水軟化的功能,但時期後,其功能亦會逐漸降低。

三、殺菌器等方法:利用紫外線照射,殺死水中的細菌等。
任何飲用水設備必須定期的維護清洗或更換濾心,才能使淨水功能達到最佳效果;並且除了紫外線有殺菌的功能外,使用其它淨水設備均不具殺菌作用。因此,過濾後的水最好煮沸後才飲用。若是健康上有特殊顧慮的人(如高血壓患者)應向醫療單位諮詢長期飲用特定淨水器對健康上的影響。對於淨水器的淨水原理、功能、使用及維護保養若不瞭解或無法自行處理時
,應向淨水設備經銷公司請求提供服務。
入自來水中會產生黃褐(黑
)色的物質,但插入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則不會?
自來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礦泉水的礦物質含量更高)
,如將電解棒置入自來水中,通電後陽極棒上的金屬就會解離到自來水中
。而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不含礦物質
,通電後不導電,故陽極金屬棒不會溶出有色物質。
適當的礦物質為人體健康所必須,蒸餾水在生產的過程中,浪費許多資源
、能源。
一、因自來水中含有礦物質故能導電,產生電解。而蒸餾水及去離子水不含礦物質故不能電解。
二、電解時若陽極棒的材質是鐵,則會生成黃色(Fe2+),綠或(Fe(OH)2或Fe2O4.
H2O)紅棕色、黑色等物質。
三、若陽極棒的材質是銅,則會生成青色的物質。
四、上述二、三、物質都是因為電解時陽極棒的材質溶入自來水所致,並非自來水水質不好。

五、若加入食鹽於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使溶液可導電,通電後陽極棒金屬亦會溶出產生有色物質。
民眾應避免被淨水器廠商所矇騙,誤以為自己所飲用的自來水水質不好,而購買其所推銷的淨水器。欲知更詳細有關飲用水安全的資料可向本署索取。

                                                                                                     (摘錄環保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