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號電子月刊
中華民國96年9月13日出版
 

『社區推動清淨家園專業訓練』

 

96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賡續推動「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辦理社區推動清淨家園專案計畫,輔導基層社區以自主、自發的力量積極參與,朝向建設『美麗新故鄉』之目標邁進;透過環境營造、環境綠美化、推展社區學習中、力行生活環保與綠色消費等多元面向的思考,自立營造具有個別特色、清潔、美麗景觀、舒適的家園,打造社區新風貌。
  爲協助推動清淨家園、營造『綠色社區』工作的社區幹部、環保義工能順利推展各項工作,環保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自96年7月26日起,分別針對「起步型」及「潛力型」2種不同類型的社區規劃專業訓練,訓練課程就「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及廚餘再利用」、「社區衛生及病媒管制」、「生活環保及綠色消費」、「社區綠美化」、「社區環境營造及資源整合」、「營造有特色社區環境」及「環境學習中心推廣」等方面進行規劃,專業理論的部分,邀請國內具社區營造豐富經驗之社區規劃師、環境綠美化、推動生活中力行環保、綠色消費及社區學習的專家,分享相關專業知識、技術與實務面之經驗,讓學員可以將課堂中所學運用並落實在工作推動中。
  除了課堂中的專業知識外,也透過社區觀摩的輔助教學,將學員帶至社區中體驗社區營造有成時,所展現出來的不同樣貌和蓬勃生趣,激發學員回到家鄉改造自己社區的意念和決心,在學習中摘取不同的創意和巧思,善用自有的資源去營造自己生活的家園。
  進行社區實地觀摩教學,不同的社區各有其營造的特色和成效,學員也從中有多元角度的啟發;新竹縣「埔和社區」濱海,利用海邊的漂流木、廢傢具材料及廢棄建築物進行髒亂點的美化,百香果實纍纍的綠色廊道,水圳沿線的花台、居民的烤肉區或別具風格的風車涼亭,一草一木都是社區居民合力的心血,資源回收區設置讓社區可再利用資源有回收的管道。


 



        桃園縣楊梅鎮「秀才里」在廢棄物再利用的努力,則有不同成果的呈現,也將可用物質再利用的心得和DIY技術在社區、學校及各個機關中進行交流與分享,用珍惜資源的行動對社區民眾進行最好的環保教育,另外在一對雁鴨嬌客意外造訪中打造出雁鴨生態公園,青山、湖泊、綠蔭及色彩繽紛的花卉,交錯點綴成為居民最佳的生活休憩場所,也將生態保育的觀念具體落實。

 



    南投縣「牛屎崎文史促進協會」凝聚社區意識,擴大社區義工的參與,透過『社區環境保護』、『綠大地植生復育』、『護林淨溪』三階段任務的推動,將「巨大廢棄傢具回收再利用」轉化成「台灣民間技藝傳習」,並納入在地文化特色營造,也相繼成立「傳統產業文化館」、「藝文圖書館」保留文化產業;「廢家電維修館」重新賦予廢棄家電再生的價值,「牛莊綠廊」的築堤、整地、鋪路、植栽,再加上「烏溪左岸水環境綠美化」讓綠大地相間的牛屎味、土味、人情味、自然生態保育緊密結合在一起,也凝聚取居民護鄉、愛鄉的戀戀熱情。




        台中縣「力全社區」獨具巧思,進入社區即可看見
2幅大大的風車圖誌,居民運用當地天然資源『風』,塑造社區的入口意象,隨處可見的『雨撲滿』,將平日的雨水收儲,用以灌溉花木及清潔器具,用實際行動愛惜自然資源;點綴社區的藝術之牆,每幅作品都是居民自由的構思、創作,沒有任何思考、想像的限制,利用廢棄瓷磚拼貼而成,裝飾在居民必經的通路上,與有榮焉的情感更加深居民的凝聚力,特有的示範農場、晒衣場,也是社區特色之一。




        清淨家園要靠眾人的力量從自己的周遭做起,在自己生活的環境中落實,環境保護要在生活中力行,愛護自然環境、掃除髒亂、節約能源、珍惜資源或是讓一切可用資源充份發揮其可用性,都是舉手可為之事,透過社區力量的展現,居民熱誠參與,清淨家園隨處可見,美麗的台灣要大家一起來愛護。                                                                                         
(教務組 曾慧芬)